一、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同学们入学后,可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了解新生入学指南及安全教育内容,具体学习方法如下:
1.关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学工部”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弘毅书院”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定期推送有关在校安全知识及举行的各类安全培训、演练等活动的信息,以便同学们及时了解和参与。
2.请同学们切记“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目前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人数越来越多,为了确保财产安全不受侵害,请同学们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学习防诈反诈知识,熟悉不同诈骗套路,牢记“八个凡是”“六个一律”,并在手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3.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以“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等旗号,先让刷小额商品并返还本金和佣金,再诱骗参与“进阶任务”,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退款或要求继续充值。防范措施是牢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拒绝任何预付费用,兼职应先核实企业资质。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等虚假广告,或提供代写论文等特殊服务广告。防范措施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交易时,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论文代写等服务。
网络游戏类诈骗:诈骗分子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等为诱饵,引诱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进行诈骗。防范措施是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客服,谎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快递丢失需要理赔等,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防范措施是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时,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不要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
冒充熟人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盗取社交媒体账号或电话号码,冒充熟人或领导,以急需用钱等理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防范措施是如遇到自称朋友添加好友或被拉入陌生群聊时,一定要多方确认对方身份,凡是接到自称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防范措施是如遇自称公检法人员主动联系,应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网络交友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或婚恋网站与受害人建立感情关系,然后诱导受害人参与赌博、投资或直接索要钱财。防范措施是网络交友需谨慎,虚拟世界难辨真,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
网络贷款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站、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低息贷款”“快速到账”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前往咨询,再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防范措施是有贷款需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正规机构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不要轻信网络贷款广告,凡是要求在放款前先交会员费、保证金等费用,或要求转账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助学金、奖学金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学费减免”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激活费”。防范措施是遇到涉及“奖金发放”“退费补贴”等信息,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如学校老师等,不点击、不转账、不透露验证码。

防诈骗通用原则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链接;不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转账给陌生账户;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老师、家长或警方。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自动拦截诈骗电话,学习最新防诈案例,提高警惕性。
保护个人信息:谨慎填写各类调查问卷,避免泄露学籍、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定期修改重要账户密码,避免“一码多用”。
5
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
向辅导员老师反映或报警: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
保留证据:截图聊天记录、保存转账凭证,便于警方追查。
6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都是诈骗行为;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的都是诈骗行为。
7
六个一律:
接电话遇陌生人,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只要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二、新生报到期间安全提示
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各部门不会在学生公寓内收取任何费用或推销任何商品。但由于迎新期间公寓内人员较多,为确保同学们财产和住宿安全,特作如下提示:
1.切勿购买假借辅导员、班干部等各种身份的人员上门推销的手机卡、银行卡、校内上网卡或计算机课上机押金、保险、生活用品等,避免上当受骗。
2.谨防假借各种身份的人员骗取个人信息,例如:家庭电话号码、个人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
3.请勿带非本楼人员入住,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向宿舍值班台反映。
4.如在楼内发现可疑人员,请在第一时间告知值班工作人员。
5.时刻注意财产安全,保管好自身物品,离开宿舍及休息时请锁好房门。
6.特别注意用电安全,禁止使用违章电器,禁止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电池进入室内充电,离开宿舍时切断充电器电源,宿舍内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7.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点蜡、焚香等,严禁使用木炭、卡式炉、酒精炉等明火加热食物,严禁在公寓内吸烟。
8.禁止学生在校园饲养猫狗等宠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保卫处电话:86159110
(初审:费朦 复审:郭粹 终审: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