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9月3日的晨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帷幕。这场盛典不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弘毅书院学生党员们齐聚屏幕前,共同观看了这一震撼人心的盛况。以下是四位学生党员的深刻感悟。

王赟添

红毯漫漫,旌旗飘飘。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我们迎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

军乐团的十四个排面象征着中华民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八十名礼号手庄严矗立,纪念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保卫黄河》、《太行山上》等经典曲目气势磅礴,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全民抗战的峥嵘岁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纪念的目的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他强调中国人民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重要论断在现场官兵中引起强烈共鸣。这场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如今被强大的国威军威稳稳托起,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师展

2025年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场盛典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感悟。

当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排山倒海之势依次亮相,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这些国产的现役主战装备彰显了中国军队的伟大跨越。此次阅兵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的抗战老兵们,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写满了曾经的英勇与坚韧。正是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才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这次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力军威的仪式,更是一次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仇志新

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阅兵仪式让我感慨万千。

当礼炮声划破晨空,我的思绪被带回80年前的烽火岁月。百岁老兵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他们颤抖的军礼与年轻士兵挺拔的仪仗形成时空对话。这场阅兵不仅是胜利的庆典,更是对3500万同胞亡灵的庄严告慰。

东风导弹、歼击机等现代化装备,与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解说员提到某型无人机使用了抗战烈士命名系统,这种将历史温度注入尖端装备的细节,正是对"科技强军"最生动的诠释。

“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阵经过时,领队军官高喊“请先辈检阅!”,这声穿越时空的汇报,让观礼台上抗战家属的泪水和直播弹幕中的“这盛世如你所愿”形成情感共振。8万羽和平鸽腾空而起,与无人机组成的“80”字样光影交织。这一刻我深刻理解到:抗战胜利80周年不仅是历史的刻度,更是未来的坐标。我们既要铭记历史,更要抬头创造新的历史。

臧志超

观看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于我而言不仅是一场气势恢宏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场阅兵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军仪仗队护卫五星红旗入场,步伐整齐划一,昂扬的气势彰显中国军人的威武与荣耀。各军种方队步伐一致,口号嘹亮,他们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步伐,饱含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这背后是军人顽强毅力和艰苦训练的成果,也是绝对服从、纪律严明的最好诠释。

武器装备展示环节精彩纷呈,先进战车、新型战机、激光武器和东风导弹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彰显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先辈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航母卫星,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于无人处探索未知、于寂静中追求卓越的成果,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关心同学,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展现预备党员的风采。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初审:费朦 复审:郭粹 终审: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