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弘毅书院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政铸魂、美育化人、体育强基、安全护航、学生为本为核心路径,系统打造“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并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一、思政铸魂
弘毅书院始终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为核心,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三全育人”理念,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双轮驱动,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1.“薪火云宣讲”品牌矩阵
线上阵地:开设《弘毅青年说》系列微课,聚焦党史、校史、时代精神等主题,累计制作80期,吸引全网浏览。


2.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党员先锋岗:在学生公寓设立“党员责任寝室”,实行党员挂牌服务,提供学业帮扶、心理疏导等常态化服务。
红色社区文化:举办“红色读书会”“党史知识竞答”等主题活动,年均开展党团日活动30余场,实现思政教育进公寓、进生活。


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联合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青马学堂”,通过理论研修、红色调研、社会实践三重路径,孵化校级优秀党员标兵。


4.“石榴籽”民族团结育人计划
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促进了校园内各族学生的交流与融合,激发广大学生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依托省级思政品牌"小石榴辅导员工作室”,打造“小石榴”舞蹈社。


二、美育化人
弘毅书院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核心理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依托沉浸式、全能型、专业化三维美育路径,打造“艺术浸润生活、美育赋能成长”的特色育人生态。通过艺术实践、科技融合、文化传播等多元载体,着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打造"四季美育工程":春有陶瓷器物展,夏办草坪音乐节,秋启文创设计周,冬展皮影文化节。




三、体育强基
弘毅书院贯彻落实“体教融合”国家战略,构建“强体质、砺意志、促协作”的特色体育育人体系。通过分层培养、动态监测、资源融合,全面赋能学生体质健康与团队精神,塑造体魄强健、阳光向上的新时代青年。
“三级联动”体育赛事体系
基础强身层:推行“21天运动打卡计划”,结合智能手环数据生成“运动画像”,科学追踪体质提升轨迹。
竞技提升层:举办“弘毅杯”师生联赛,涵盖篮球、羽毛球、排球等赛事,师生联合组队参赛模式强化师生关系。
文化传承层:组建校级龙舟队、武术社,开展“中华龙舟争霸赛”“传统武术文化节”等活动。


四、安全护航
弘毅书院立足“生命至上、安全为基”的核心原则,系统构建全员化、网格化、智能化的安全育人体系。通过知识普及、应急实战、健康管理多维度联动,全面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平安书院”消防安全专项行动
知识宣讲:联合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消防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年均举办消防法规宣讲、火灾逃生技能讲座8场,覆盖学生超5000人次;制作《弘毅安全手册》,发放至全体学生寝室,内容涵盖消防器材使用、电气安全规范等实用指南。
实战演练:每学期组织宿舍楼、教学楼全场景消防疏散演练,模拟烟雾报警、紧急逃生等场景,学生参与率达100%;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灭火器实操培训,年均培训学生2000人次,熟练操作合格率达98%。




2.健康科普赋能计划
急救技能培训:开设“黄金四分钟”急救课程,联合郑州市红十字会培养持证急救员300名,实现每栋宿舍楼至少配备5名急救员;开展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训练。
科学防护课堂:针对季节性传染病、运动损伤等主题,举办“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12场,邀请三甲医院专家普及防护知识,单场最高参与学生超800人。


3.心理安全护航工程
开设“心灵树洞”线上匿名倾诉专栏;组织“解压工坊”沉浸式团体活动,通过沙盘游戏、艺术疗愈等缓解焦虑。如DIY扭扭棒心理活动。


五、学生为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弘毅书院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与生涯发展,构建“精准服务、多元协同、终身赋能”的支持体系。通过个性化辅导、校企资源整合、实践平台搭建,全面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力、社会适应力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既能扎根专业、又善拥抱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1.考公经验分享会:
年均举办“公考直通车”线上线下讲座12场,邀请省考面试官、校友上岸典型解析备考策略。开设“行测实战营”“面试模拟工作坊”,通过真题演练、角色扮演提升应试能力。


2.师生共话成长座谈会:
分年级、分专业开展“院长下午茶”“专业导师面对面”等主题座谈,收集并解决学生学业、生活问题。推行“学业预警帮扶行动”,由教师党员结对辅导学业困难学生。


3.“神火-牧原”双核校招平台:
联合河南神火集团、牧原食品集团举办定制化校招会,提供管理培训生、技术研发岗等职位300余个。设立“牧原创新班”“神火订单班”,校企共建课程6门,企业导师年均授课200课时,学生实习转正率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