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欣闻捷报至

未负经年步履沉

他将晨昏里的热望揉进专注

把最清润的年华酿成专业的醇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

走近本期的弘毅才子

看看他的大学生涯

有什么独特之处吧

姓 名:李唯戬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专 业:软件工程(DNIIT国际认证方向)

排 名:3/210

推免院校:华东理工大学

在校成就

1.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级一等奖学金

校级二等奖学金

2.荣誉称号

河南省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校文明学生

3.学科竞赛

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英语翻译大赛河南省一等奖

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二等奖

“挑战杯”河南省银奖

“互联网+”河南省三等奖

数学建模河南省三等奖

蓝桥杯河南省三等奖

经验分享

站在新的起点,回顾过往三年,结合我的经历给想尝试推免的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

1.做任何事都需有目标、有计划,并深研实现路径。“我想保研”从不是空口号,而要落实到每日行动中,既保持奋斗定力,也动态调整计划。我大三上才萌生保研想法,前四学期绩点偏低。参考上届推免情况,我算出大三课程平均分需达93分才能入围——对我来说,这看似不可能,但我仍决定尝试。我先按考察方式给课程分类:一类是需背诵零碎知识点的集中考试课,一类是对编程技术有要求的结课项目课,再为每门课制定科学计划,坚持执行。最终,我大三两学期绩点分别为4.19和4.49,均分拉高两分,还凭这份努力获本学年国家奖学金,得到学校认可。

2.需密切关注推免政策导向。我校推免评分体系中,绩点占比 90%,素质成绩与科研竞赛各占 5%。以素质成绩为例,学校当前正在推进书院制改革,其评定标准与细则也将随之调整优化。这就要求同学们主动跟进政策动态,精准把握调整方向,唯有明确最新要求,才能让后续的准备与努力更具针对性,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推免准备。

3.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它不仅能助力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更能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 从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到人际交往,均能在竞赛中得到锻炼。此外,赛后及时复盘总结,梳理经验与不足,同样是竞赛收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个人寄语

1.多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专注于自己可控的事。不纠结于无法改变的过往,不焦虑于遥不可及的未知,专注当下、踏实行动,方能在可控的范围内,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2.愿我们回望过往时,都能坦然道一句:“或许留有几分小遗憾,但每一步选择,我都从未后悔,我也都从中汲取了经验与教训。” 遗憾本是人生常态,而不后悔,便是对曾经的自己、对过往经历最好的接纳与肯定。

成长之途

总是教我们尝尽暖凉

好在岁月徐行

有足够晨昏

容我们

沉淀 再沉淀

等雏菊爬满旧篱

各位“弄潮先锋”

但行坚守莫问寒暑

在新的锦绣途

再书芳华

让每一份赤诚

都能灼灼其华

(初审:费朦 复审:郭粹 终审:徐斌)